在2013年實現全年“零命案”基礎上,截至今年10月,深圳鹽田路面“兩搶”案同比下降42.2%,入室盜竊案下降27.6%,全區102個設物管的小區,八成以上實現零發案;鹽田區社會公眾安全感和對公安工作滿意度在省市檢查中,連續數年穩居全市前列……這樣兩組客觀的統計數據,印證了平安建設在鹽田結出的豐碩成果。
  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,要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,建設“平安中國”。以中央、省市相關精神為指引,圍繞爭創社會建設和管理創新排頭兵目標,近年來,深圳鹽田結合轄區社會治安實際,大力推動維穩綜治工作“走群眾路線”。通過實施一系列“微創新”和“微改革”,初步搭建起“多元主體參與,多個平臺共治,多項機制創新”的平安建設鹽田模式。精細化的社會管理與服務,不僅推動全區社會環境和治安秩序持續優化,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也不斷提升。
  當前,以“法治中國”建設為引領,圍繞區委書記郭永航提出的“爭當深圳法治建設排頭兵”目標,鹽田正著力強化法治在平安建設中的引領和保障作用,通過加強基礎建設,加快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,為實現“平安鹽田”、“法治鹽田”目標而努力,力爭將“法治”打造成鹽田核心競爭力的標誌,將“平安”塑造成鹽田又一張閃亮名片。
  專題撰文 楊磊 歐陽洪 王天理攝影 魯力
  建立制度 轉變理念
  領導幹部樹立“平安鹽田政績觀”
  平安,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基本要求,也是改革發展順利推進的基本保障。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作出重要批示,要求政法綜治戰線深入推進“平安中國”建設,為保障人民安居樂業、維護社會大局穩定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。
  鹽田區雖然面積小、常住人口少,但在社會治安管理上積累了豐富經驗。區委、區政府認定平安建設“沒有最好,只有更好”,始終自加壓力,緊繃安全之繩不放鬆,以戰戰兢兢、如履薄冰的態度推進平安創建。
  2012年底,創建平安鹽田動員大會正式召開。2013年4月,鹽田區委、區政府下發《創建平安鹽田行動方案》,成立了由區委副書記、政法委書記高小波任組長的平安創建領導小組。隨即,鹽田開通專門電子郵箱,並將平安創建工作經費列入區財政預算,做到人員、場所、設施、經費“四落實”。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和工作落實會議,加強督導檢查,保障平安創建工作順利開展。
  根據行動方案,鹽田區將通過5到10年的努力,不斷創新和完善平安鹽田十大體系,實現“一強二升三降”目標(群眾安全感不斷增強;破案率、起訴率、審結率、執結率、調解率、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率上升,人民群眾對政法工作滿意度上升;民事案件和重大刑事案件總數下降、重大群體性事件下降、重大安全事故下降),把鹽田建設成為社會關係更加和諧、公平正義更加彰顯、社會環境更加文明、社會生活更加穩定有序的社會主義法治模範城區,全市乃至全省社會建設與社會管理創新的排頭兵,社會和諧穩定、人民安居樂業、經濟健康發展、城市文明進步的示範區。
  作為轄區“當家人”,鹽田區委書記郭永航始終高度關註轄區百姓安危。他提出,在平安鹽田建設過程中,全區領導幹部要切實轉變重發展輕穩定、重經濟指標輕幸福指數、重眼前政績輕長治久安的政績觀念。熟悉郭永航的人士透露,擔任區委書記幾年來,但凡轄區發生重大突發案件,郭永航均能第一時間指揮部署,“把保障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”是他常常掛在嘴邊的話。
  鹽田區發展腹地小,經濟增長面臨不小壓力,但區長杜玲卻在平安建設方面特別捨得投入。鹽田區副區長、公安局局長牟春生回憶,“1+28”治安立體防控體系的建設是個複雜的工程,但杜玲聽說有效,就堅持要做,而且多次參與體系建設討論,給出的建議十分具體。今年,為消除鹽田城中村存在的消防隱患,公安分局計劃建設一批應急消防站,杜玲看到彙報材料後十分感興趣,親自到現場調研,回來就給劃撥了建設經費。
  書記區長帶頭,示範效應明顯,“平安政績觀”已然成為全區領導幹部的共識。“過去,我們覺得破大案要案很了不起,而且容易立功,但現在治安管理的理念變了,即使偵破了大案,群眾的生命財產也有可能難以輓回,所以我們的重點轉到了事前防範上,爭取少發案、不發案”,公安分局負責人說,近年來,鹽田公安工作始終遵循一個理念:無事才是真本事,平安才是真公安。
  緊盯基層 規範管理
  把防範置於平安建設首要位置
  過去,在鹽田治安一線工作的民警常常感到困惑:儘管長期“5加2”、“白加黑”工作,可警情仍居高不下,老百姓滿意度始終不高。經過認真分析,癥結就是基礎防範不牢,漏洞多、發案多,公安工作被牽著牛鼻子走,陷入了“打不勝打、防不勝防”的被動局面。為扭轉局面,警方主動調整工作重心,在防範前置、夯實基礎上做文章。
  鹽田警方工作重心的調整,折射出“平安鹽田”建設的理念之變。“我們的創新之舉,是著力激活多層平安細胞,實現治安防控的無縫銜接”,區委副書記、政法委書記高小波介紹,深圳從1992年起開展“安全文明小區”創建活動,至2008年,鹽田“安全文明小區”創建率已經達到98%。然而,小區接合部、社區路面等“三不管”地帶,仍呈現案件多發態勢。針對這一實際情況,鹽田區提出以“社區覆蓋小區”的工作思路,相繼開展了“安全文明社區”、“平安和諧街道”創建,在深圳率先開展“小區—社區—街道”三級平安創建。
  有別於常規的考核評比,鹽田的三級平安創建呈現出標準高、要求嚴、評比務實、效果扎實的顯著特點。比如,“安全文明小區”評選設定了“達標”、“先進”和“標兵”三個級別,鹽田的社區想要獲評“安全文明社區”,必須有80%的小區達到“標兵”水平。
  在“平安和諧街道”創建過程中,鹽田區不僅專門出台方案,成立由區長杜玲牽頭的領導小組,而且制定了包括組織架構、管理規範、治安穩定等六大類41個小項的考核標準。為避免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,鹽田區還特別邀請市綜治辦進行檢查驗收。根據規定,只有100%社區建成“安全文明社區”、“無毒社區”和“無邪社區”,“平安和諧街道”才能正式授牌。今年,隨著鹽田街道順利通過平安創建驗收,鹽田區平安街道創建工作圓滿收官。而通過落實三級平安創建,鹽田各創建單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徹底激活,達到了“連點成片、積小安為大安”的目標,有效遏制了“兩搶”等路面案件的發生。
  在鹽田,盜竊案占刑事案件總數80%以上,而住宅小區和工廠宿舍是盜竊案的高發區。過去,物業小區參與社會治安防控要麼積極性不高,要麼有熱情但缺乏指導,防範工作無從下手。為此,鹽田警方專門制定“五個規範”和“四項保障機制”,以法治化思維和手段,推動物業小區規範化、科學化管理。
  筆者日前走訪發現,鹽田設有物管的小區大多在出入口實現了“一個治安崗亭、一套閘機設備、一本業主資料和一卡兩表登記制度”的“四個一”建設標準,陌生人進入小區前,必須接受安保人員的詢問、核實和登記。按照小區規範化建設流程,鹽田普通小區門禁系統覆蓋率達到89.3%,中高檔小區實現全覆蓋;用來輔助破案和治安管理的視頻監控實現全覆蓋;全區92%的小區均在易攀爬位置安裝了防爬刺、防爬網等設施;保安佩戴“紅袖章”和“對講機”徒步巡邏已經形成常態……
  “如果將小區依法治理能力的提升作為平安鹽田的橫軸,路面和社會面治安防範前置,則是平安鹽田防控大網中的縱軸”,鹽田公安分局負責人說,防範前置就是讓有犯罪動機的人沒有實施犯罪的機會。為此,鹽田警方專門組建夜巡隊,分3個片區開展夜間武裝巡邏,隨後又疊加溪涌檢查站治安卡點24小時動態巡邏、伏擊隊、防控值守點等勤務。目前,鹽田警方已經初步形成了點面結合,多重勤務疊加的常態化路面巡邏控制網。3年多時間里,鹽田警方通過路面控制盤查抓獲各類嫌疑人3000多人,查獲各類槍支23支、毒品41.4公斤,收繳各類違法違禁物品一大批。
  預防為主、防微杜漸的治安管理理念,讓鹽田刑事治安警情出現喜人變化。統計數據顯示,在2011“大運年”力壓發案的基礎上,2012年、2013年、今年上半年,鹽田刑事警情平均下降21%。其中,2013年全年實現“零命案”。
  創新機制 群防群治
  推動社會和諧多元共治共享
  “要發動群眾廣泛參與,讓廣大群眾認識到自己與平安創建密切相關,自覺堅持從我做起,努力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。”對於平安鹽田的建設路徑,鹽田區委書記郭永航曾這樣論述。
  循此思路,近年來,鹽田政法綜治部門在流動人員管理和服務、治安防範、社會矛盾調處等方面,相繼推出了一系列契合鹽田區情,可複製可推廣的“微改革”和“微創新”,充分激發了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熱情,形成了平安和諧社會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。
  在鹽田海山街道,常年活躍著一支佩戴紅袖章的義務巡邏隊,這個由離退休老人、外來務工者、社區義工組成的巡邏力量,不僅彌補了轄區警力的不足,也讓身邊人切切實實感受到了安全和溫暖。2004年,海山街道成立了鹽田第一個群防群治組織——海山群防群治協會。目前,街道轄區所有行政事業單位和大中型企業均加入協會,協會保(治)安員人數占轄區所有治安力量總數的90%以上。
  因為成效顯著,海山群防群治經驗很快在鹽田推廣。截至目前,鹽田全區共成立了5個聯防大隊、136個聯防中隊,人數8500多人,占轄區總人口3.3%。通過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機制,協會一直保持有效運作,成為鹽田平安建設的一支“生力軍”。
  今年,結合社區兩委換屆,鹽田區建立健全社區治保會、企業治保會(治保小組)、城中村治保小組等多個層級的治保組織,充分發揮其聯繫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。據統計,過去3年,鹽田群防群治力量共提供各類信息5811條,因群防群治發揮作用而破案的數量占全區總破案數的38%,3000多人受到表彰獎勵,發放獎勵金120萬元。
  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如果單靠政府部門來做,效果肯定會打折扣”,鹽田區綜治部門負責人介紹稱,為切實“簡政放權”,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,鹽田政法綜治部門在認真調研和試點基礎上,選擇部分物業公司和企事業單位,創新成立社區組織綜治服務室。
  據悉,綜治服務室主要依托人口和出租屋信息錄入系統,社會管理工作網系統、身份證錄入即時比對系統等信息化手段,開展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、治安防範和人民調解工作。為提高社區組織和工作人員的積極性,鹽田區還制定了專門的激勵辦法,鼓勵社區組織工作人員積极參与社會治理。
  “通過綜治工作機制創新,物業公司、保治安員、樓棟長、志願者、普通居民等社區組織和基層力量,從社會管理的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,最終形成多元共治格局。”來自鹽田綜治部門的調查顯示,創新項目使原來一個小區需要3名綜管員管理減少為1名綜管員就能管好,不僅管理和服務效率提升,政府人員和經費開支進一步壓縮,而且方便了小區居民,也增加了物業公司的經濟效益,提高了物業公司的威信和知名度,達到了多方共贏的效果。目前,鹽田區已組建26個綜治服務室,並已延伸到東部華僑城、華大基因等大型企業。
  維護社會穩定的人民調解工作,也形成了走“群眾路線”的鹽田模式。目前,鹽田已實現街道、社區、派出所、交警、醫患、法院訴前聯調等人民調解組織的全覆蓋,並持續加大購買服務投入,不斷充實人民調解“專家庫”。
  鹽田港區拖車司機多,矛盾多發,鹽田就成立港口汽車運輸業人民調解委員會,依托港口運輸企業聯合會,經濟關係獨立於企業,地位超脫地開展調解工作,為深圳行業性區域性調解組織的建立作出了有益探索。在此基礎上,鹽田區鹽田街道還整合132名調解員,成立了全市首家人民調解員聯合會,並打通調解員專業和行業界限,建立三方聯調、便民服務、業務培訓等十項工作機制,增強了人民調解的社會影響力和調解成效,促使基層各類矛盾糾紛及時就地化解。
  ■案例
  昔日治安三重點
  如今穩定又有序
  深圳鹽田儘管轄區面積不大,常住人口也僅有20多萬,但平安建設面臨壓力並不輕。“鹽田的治安管控難點呈現出明顯的地域性和季節性”,鹽田區綜治部門負責人介紹,鹽田港後方陸域、旅游旺季的梅沙片區和中英街是鹽田治安管控的三大重點,“既要保證整治有效,又要確保活力;既要經濟繁榮,又要確保秩序安定”。
  鹽田港城中村
  鹽田港後方陸域片區的面積、人口占全區半壁江山,由於歷史欠賬較多,形成了鹽田最大的城中村。
  區委、區政府從全局發展高度,一方面舉全區之力,部署實施《鹽田區委區政府關於實施鹽田街道片區三年綜合提升的決定》,通過產業轉型升級、城區品質提升推動該片區的人口結構優化、社會治理基礎根本改善。另一方面,鹽田區保持重點整治常態化,近年來不間斷開展“圍村”、“拉網”、“鎖喉”以及掃除“黃賭毒”等專項行動,社會治安環境明顯改善。
  在鹽田街道群防群治協會牽頭下,街道相繼成立聯防中隊,統籌整合護村隊等多支群防群治隊伍,改變了以前各自然村分散管理、各自為政的局面,自然村中的巡邏覆蓋率和管事率不斷提高。
  大梅沙
  旅游旺季的大梅沙,大量的人流車流無法及時疏散,經常造成整個深圳東部地區的交通擁堵,也帶來大量的治安隱患。
  為防患於未然,鹽田區委、區政府在梅沙片區建立現場指揮部,將安保區域細化成若干網格,不斷完善現場指揮、交通組織、站點執勤等機制,政法、綜治、公安、消防、交警、武警、交通、宣傳、團委、城管、衛生、人武、街道等部門的負責同志每天都在一線值守,公安警力投入超過六成,駐鹽田部隊每天派出近200名武警參與執勤,每天儲備60輛公交大巴緩解運力不足,這些安保人員常常頂著烈日酷暑連續工作數小時甚至十餘小時,保障了該片區的安全有序。
  中英街
  由於多頭管理協調難度大,中英街既是鹽田管理的難點,也是時常反覆的“痛點”。
  針對存在的“螞蟻搬家”式“水客”走私、售賣假貨、通關秩序混亂等問題,鹽田著重加強對特許管理證、人員和車輛的管理,積極協調聯檢單位、邊防部門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治。
  出台《沙頭角邊境特別管理區違規人員及車輛證件管理備忘錄》,落實黑名單制,進一步規範和加強了特許證管理;加固了聯檢大樓硬件設施,進一步改善通關環境;通過對橋頭監管模式的調整(海關前置、邊防後移),防止了水客沖關、倒流;增加保安力量,引導出關人員分類排隊候檢,有效維護了正常通關秩序;以及採取社區居民公約自治管理等措施,彌補了行政管理法律依據不足。
  經過整治,共清理不符合辦理“黃證”的人員7000餘名,扭轉了中英街港方店鋪商業欺詐近三年來持續遞增的勢頭,深圳店鋪商業欺詐基本杜絕,“水客”及關口擁堵問題明顯改善。  (原標題:深圳鹽田:勇闖平安建設法治新路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rrka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